你的獨特個人特質

成為媽媽前已有一定的憂慮,這是每個媽媽都會深深明白的。有些擔心寶寶健康,有些擔心自己未準備好,有些擔心經濟……

我是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教友,有一句說話給了我無比的勇氣去面對我的憂慮。(天父是不會給你一些大過你能力可以應付的困難,天父知道你是有一些個人特質是用來克服這個困難) 有些人認為自己的特質沒有太大特別之處,但不要小看你自己。有些特質是要藉此去培養。

開始因爲自己能力上的不足,不停地在從不同途經學習育兒心得。 當時我在美國夏威夷的大學讀書,亦有機會親身看看西方人與小朋友的相處方式。

我並沒有完全用西方人的開放和自由度大育兒方式,雖然小朋友看起來真的十分開心,但我亦看到較野性的小孩子在大約5歲開始就太有個性,不太願意聆聽爸媽的話。就如放了出去的風箏。 中式的育兒方式太過操控式,較內向的小朋友較不太勇於嘗試,失去創造力,對自己的事情較不緊張,反叛期時會有機會爆炸性的反抗力。 (自己也是這類人)

要培養孩子先要問:我想我的小孩在社會上成為怎樣的人。要訓練小朋友對社會有責任,才會對自己本有家庭盡孝道的責任,所以我們定養育目標是不應個人化,而是整體代。

有很多人認為想小孩子開心成長就好了,但這個答案因不夠具體和仔細,而未能成為真正的引路燈。有時小孩子長大面對要面試,溫書,選校等事情。有些爸媽會因一些緊張情況,而未能達成其提供開心的目標而失望,或認為自己做得不好。

其實在那些緊張時期,我們的目標應有所調整。才會達成與小朋友關係不變壞又達成目標的結果。(稍後再分享)

下一章會寫出一些我自己定下的目標作參考。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