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分享我自己的養育孩子的目標,可作參考。(參考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宣講我的福音》原則)
在個人品格上:
仁愛/愛心
有仁愛的人會寬恕曾經冒犯他或虧待他的人:爸媽也有錯怪小朋友的時候,雖是無心但亦應請求被原諒。小孩如沒有仁愛,恨就由此起。
有仁愛的人會盡力去暸解他人感受,並在人們遇到困難或沮喪時去設法幫助:現代的爸媽很少有單一身份。難免工作或家庭上遇到困難,小孩如沒有仁愛,更本不會去暸解和幫助爸媽。甚至把這種被爸媽冷落的感覺變成一種埋怨。
美德
有美德的人是一個正面思維的人,只想做好事,成為可靠,正義,並把不健康的思想排出腦外:社會太多不正確的教導和灰色的標準,而父母亦未能24小時在身旁。美德就是自我約束和提升的方法。
在對人態度上:
希望
希望是對未來有目標,感到平安和樂觀,縱使在不太樂觀的狀態:小孩不只應對未來有希望,更應對父母有希望。(也許你小時候心中都會冒起:講黎有咩用! 佢哋都唔明, 唔會聽我講架啦!)
耐性
耐性是能夠等待事情的結果,而不感到煩躁和沮喪,有耐性地忍受挑戰,容忍別人的弱點和軟弱:能夠接受爸媽不是即時滿足的答覆。
謙卑
謙卑是對別人的教導心存感激,並願意接受別人意見:那怕是每天的飯菜,也不應當作是理所當然。
服從
樂意服從,分清優先順序,並拒絕誘惑地做正確的事:小孩做功課時,一定要學懂這個原則,要不是就是惡夢的開始。哈哈
在工作或學業上:
信心
有足夠信心縱使前路不太清楚,有足夠信心來促使好事在我或其他人生活中發生。
熱愛知識
自發性地尋找知識和答案:小孩的學習不應只是上學階段,更應是有興趣有目標地自發學習。有了這種興趣才會有能力控制電子世界的誘惑。
盡力/ 勤奮
勤奮和盡力是在沒有任何壓力或嚴密督導下有目標有計劃地努力工作,直到完成工作:這是小孩子建立成功感和自我確定的重要要素。有了成功感的推動下,進步是指日可代的事。我們不寄望一步登天,而是持續進步。不僅人生就是一條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