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慢慢聽小朋友的心

記得有一次上課時,發現我班中一個男孩子(三年級)行為十分暴躁和不愉快(本是一位文靜的學生),我只是稍微提醒他應停止暴躁的行為,再把同學的注意力引回我的課堂上。小息時,我單獨和這位男孩子了解事情的經過。他向我表達是某位同學碰撞他,所以他用暴躁的方式回應對方。事情看似一件小事,但不致於使平時文靜的他變成另一人和不愉快的心情一直沒有散去。於是,我問問他近日家中的事情,才發現父母吵架了。 當然,我用成年人的角度解釋「吵架 」看似壞事,但亦有機會讓對方了解自己的角度。不過,父母亦需用正確語氣和態度才可。他的感覺好了一點,但不久他更不開心地哭了出來。 原來錯誤地認為自己是導致父母吵架的原因。之前與同學之間的小衝突和父母的吵架,只是表面問題。小朋友心中的真心話往往是後面的句子

小朋友和大人在某方面也很相似,所以請慢慢問,慢慢聽,慢慢了解。 說實話,每次聽小朋友或學生說語,都至少用上30 分鐘 ,所以最好的教師應該是家長自己。 但眼見他們從心底放鬆的表情,一切都值得。一個健全的心靈的人往往是一個美好社會的基礎。

其實小朋友往往不知自己心生病,通常透過慢慢引導才得到化解。記得有一次在學校,我班中有一位男學生(小二),經常言語和態度都十分高傲。他是班中腦筋較靈活的其中一個。有一天,我真的看不下去了(因很多同學開始忍不了他而向我投訴),於是把他留在課室和他談談態度問題。他否認所有的高傲行為,亦對自己傷害他人心靈顯示出無辜的表情。我說:「如果有別的人用一樣的態度和言語對待你,你會不會難受?」他說:「不會!」 他就是這麼口硬的學生! 當我了解他的家庭(沒有爸爸,經常由一位媽媽十分有善的姨姨照顧),明白到他口硬和心硬只是保護自己沒有爸爸的安全感。當我和他談到一個位置,他開始眼泛淚光。你知道他就是在這個位置看不通一些事情,你只需要用大人的智慧引導他看另一個角度就可了。這也成為日後得到他信任的原因我們要使人由絕望的角度變成用希望的角度看

絕望:往往是認為事情沒有其他方法或角度

希望 / 信心:知道事情會有其他辦法,雖然仍未知有什麼辦法。

要得到小朋友尊重,就是當你幫助他們了解一些連他們也了解不到的事情。這就是為何天父讓我們有大人的智慧的其中一個原因。

小朋友是明白不開心的感覺,但他們大部分未有足夠智慧明白真正源由的。大人往往把心思放在解決表面上的不愉快,不道歉,不誠實等行為,但沒有用足夠時間解決他們的心態問題。受傷的人當然要安慰(其實當對方誠心地道歉後通常都會冇事),但做錯的人更應多花時間了解和改變他們錯誤的價值觀。(長大了就更難,所以在小朋友還小就不應讓事情由他過去)

慢慢的道歉比快快的道歉來得更有意義。做錯事的人當然要道歉,但仍然十分生氣的學生當然不會說道歉。有時大人為了面子會說:「你唔講,一陣唔俾糖你。/再唔講就打手掌。/你講唔講呀……」其實即使小朋友講了,事情真的就好了嗎? 不會。因為這道歉是假的。

在學校時,如果我發現學生不是表面上的問題,而情況或時間許可,我會用以下方式。(時間或情況不容許,亦請在當天找另一時間,請不要過了就算)

第一(身體語言):請用小朋友的高度和他們談話。

第二(語氣和態度):請明白你不是解決事情問題,而是心靈問題。請用平和並真誠的態度。

第三 (心理):不要趕,慢慢問,慢慢引導。小朋友不容易表達,因他們也未必知道源由。 但有智慧的問題是很重要。(不要小看小孩和你自己的智慧,如真缺少智慧,請求天父向聖靈引導你。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可以多深思大自然的創造和人行為的目的)

第四(語言):適當地分享個人經驗,讓他們明白大人也是這樣改變過來。

最後,分享一個近日在家中值得一記的事。

買了變型金鋼玩具作二哥五歲的生日,想不到第二天已經有個輪子壞了。心中已有一定的火氣,因他還顯露出天真爛漫的笑容,他亦沒有急忙下跪求饒,但慶幸地我已修煉成仙,亦差不多勇奪「甘象掌」的最佳忍媽媽獎,所以我忍…..

我向他表示我的失望,因為他沒有珍惜地把玩具拋來拋去,使玩具壞了。真的要刻意地向他說明失望不是因玩具壞的外在問題,而是他的沒有珍惜的內在態度問題  (他好像沒有反應……)

我:「你覺得媽媽上課辛唔辛苦?」 他:「辛苦!」

我:「你覺得爸爸上班辛唔辛苦?」他:「辛苦!」

我:「係!我上課的確好辛苦,因為有時學生頑皮,媽媽有時會好累。媽媽要企好耐, 對腳的確好累。之後仲要改好多功課,媽媽仲要拿回家改。放學後,好想買一份你好鐘意的禮物,所以行了多店鋪和才找到的。我好失望。而且爸爸上班好辛苦賺錢,好努力才賺錢買到這份禮物給你。不過,因為我們好愛你,所以我們都好開心你有這份禮物。但……我真係有唔開心。」他好像有一點點悔意的樣子。

我:「你覺得爸媽愛唔愛你?」他搖頭。(心中十分無奈)

我:「我們雖然上班好累,但一諗起你收到禮物會好開心,所以都願意買給你。你覺得爸媽愛唔愛你?」他搖頭(想哭的樣子)。

我:「為何你覺得爸媽不愛你?」

他:「因為我頑皮,我弄壞了爸媽送給我的玩具……(哭)」

其實,小朋友是有自省能力。我一開始還認為他是因為我責怪他而搖頭表示爸媽不愛他。但原來是他自己也過不了自己。(慶幸有慢慢聽下去)當然事後亦教他悔改祈禱。他做了悔改後仍十分內疚不開心。最後,亦作了一個特別祈禱,祈求聖靈使他內心會平靜和開心點。小朋友的祈禱真的力量十分大。

因為自己的行為使所愛的人失望而產生的自責和不開心,也是一種仁愛的表演,但當然我們也應好好地慢慢聽有智慧地開解他們使之成為磨練他們的有益之事。我相信這些事會增加他看事情的角度(做事情不只看事,亦應照顧別人的感受)。

Scroll to Top